目前分類:書法藝術展覽 (12)
- Dec 31 Sun 2017 14:18
吳啟禎的書法揮毫與春聯書寫
- Jun 21 Wed 2017 17:20
嘉義桃城美展書法決選,都是最優秀的~吳啓禎書法教室教學










- Nov 13 Sun 2016 19:03
吳啟禎「 心經心情—吳啟禎書法彩瓷藝術展 」序
書法天使降臨,序吳啟禎「 心經心情—吳啟禎書法彩瓷藝術展 」 從多年的與吳啟禎教授交友認知,了解他是一位勤奮努力的藝術家,在求學與工作時如此,一路由小學老師到主任、校長;而從師專畢業,讀夜間部,到碩士、博士學位的一路前進,是勤奮力行的典範。而最讓人敬佩的是他在書法上精進不已的努力及成就,更彰顯他的執著與自勉自勵,終於成就了天生的書法藝術家,讓人敬佩不已! 他十五歲開始學書法,專力書法創作四十多年,精擅各體書法,舉凡個體書法默不精熟而有自家風格,也在短短數年辨惑各獎項首獎,第一名等,全省美展、全省公教美展、南瀛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金像獎、金環獎,中山文藝獎、中國文藝獎章美術類書法獎及全球華人中華文化薪傳獎等,還蒙當時總統馬英九接見之榮譽。寫書法到獲總接見倒是很少聽到過,真是平生一大榮耀,真是與我有榮焉! 去年吳啟禎配合本校校慶舉辦了鶴舞雲飛-吳啟禎書法彩瓷藝術展,展出了精采 的書法與彩瓷,博得全校師生熱烈讚賞與佳評。今年移師台灣圖書館展出,並豐富了作品形式與內容,亦重新規劃與創作了多件作品,並以佛教經典為主題,提出了「心經心情-吳啟禎書法彩瓷藝術展」,內容以不同的書體創作,展現心經文字的內涵及其書體的創作藝術,包含楷隸行草篆的書寫除了紮實的書寫功夫外,也展現了他獨特的書法風格。而一如前次展覽,吳啟禎亦將書法創作發揮在陶瓷的書寫雕刻與竹簡書寫上,將書法藝術做媒材與形式及技法延伸,透過陶瓷媒材的應用,讓陶器樸實與壯麗形成了書法的獨特藝術,我深切感受這會是ㄧ場會讓人直發心底感動的藝術展覽,在臨展覽與專輯印製前僅贅數語表達我對吳教授書法彩瓷藝術成就的肯定與祝賀,並就教於大家! 致理科技大學校長 尚世昌 105.10.20
|
展出時間:105.11.18—105..12.29
開幕儀式: 105.11.19(六)下午二時三十分
展出地點:國立台灣圖書館雙和藝廊
地址:新北市中和區中安街85號(捷運永安市場站)
- Oct 22 Sat 2016 00:09
書韻傳薪---南瀛美展書法篆刻類講評 105.10 吳啟禎
書韻傳薪---南瀛美展書法篆刻類講評 105.10 吳啟禎
成長在文化的華人世界,所傳承的是自古流傳數千年書寫與誦讀。尤其是書寫,從圖畫文字、甲骨文、金文、秦篆以至現在的楷行書,這一脈傳衍成就了獨特的書法內涵。書寫的工具、材料、內容與外形的演進,自然形成了書法的藝術,也成為極為特殊內在與外在的一種形象表徵。因此,書法的意象是我捫心中所幻化的想像,也許是書寫、筆墨的表現,也可能是外在形式的書體安排,也更有可能是透過外在的表達而引起內心省思與想像,它可能會因每個人的背景不同而產生個別文化與藝術理解。
書法是藝術,它依賴書寫工具而成筆畫字形,會因人的背景而形成主客觀理解
與詮釋,也可能形成了藝術的多元創作觀,或多元的欣賞方向。從魏晉,到了明、清的書風,或者可以發現各家爭鳴的態勢 ! 碑、帖的爭議,筆法的討論,甚至於晚近的醜書風尚抬頭,看到日本的少字書,書法意象創作,也看到大陸學書者的吶喊,×××先生,你要把書法帶向何方等等,當然也有台灣部分人士的所謂創意書法,都在在的反應書法的多樣多元。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者創作書法的多元,將書法的寬廣度延伸,藝術感更為豐富了;憂則,創作方向感迷失,也凸顯了書法的某些離經背道的表現;唐朝的孫虔禮書譜序中曾言:
曾不傍窺尺櫝,俯習寸陰,引班超以為辭,援項籍而自滿,任筆為體,聚墨成
形,心昏擬效之方,手迷揮運之理,求其妍妙,不易謬哉!
他以為在書法的學習或創作,我們都是聚墨成形,創作揮灑,但我們是否曾下功夫於各家各體的碑帖作品中去體會學習,將其筆畫結體,甚至章法布局的藝術美感,發現其法度規矩而運用發揮來完成作品,而不是拿班超、項籍的屏棄學習做藉口,毫無章法,隨意揮灑,急就成篇,形成了自我的主觀書法,這哪能成就深具美感與藝術內涵的書法作品。吾人宜深思之!
今年南瀛獎的徵選選拔已是南瀛美展邁入第30年了,期間帶動了整個藝術界的旋風,將藝術推升至頂峰,讓社會大眾都耳熟能詳,也深受南瀛的蓬勃藝術風尚所陶冶。很佩服主辦單位長久以來的卓越眼光與堅持。我是南瀛獎首次擴大舉辦參展而榮幸獲得首屆南瀛獎的書法創作者,之後亦擔任多屆的評審工作,若說陪著南瀛獎長大,當真是不為過而與我有榮焉!
本屆南瀛獎總收件數826件,書法篆刻類收件數60件,在評審委員的藻鑑挹其精華下,共初審入圍12件,選出首獎1位,優選1位,佳作3位,入選7位。很可惜首獎作品參與南瀛獎的選拔中以些微差距未獲青睞。或者是布置空間的差異,讓作品的美感與大氣勢無法展現,或者是作品還有成長空間,這些並未定論,就如同複選時的作品編號與布置,可能有某些在編排位置與空間的影響,但總是利弊各具,難以言喻,但相信作品若能發揮藝術特質與美感,自將能感動觀者,終能獲致讚賞!
其中首獎於同生君以戰國書體<馬王堆帛書>筆意寫王夢樓<論書詩>,每字近一尺見方,寫來大氣磅礡,令人動容。大字之難,難於結體厚實,中宮緊密,此篇創作,結構中宮緊實外,融帛書意趣,古拙又具靈活韻致,其氣勢渾然有千斤落石之態!而其參照作品有行書陶淵明<桃花源記>及斗方<我思>英文字母書法,雅意與創新並陳!優選者紀冠地君,以草書李白<把酒問月>詩為題,揮灑中狂野姿肆,靈動無已,表現草書筆畫線條的自在灑脫;而其參照作品草書對聯與中堂篆書,亦充分展現了變化創新與傳統的紮實功夫!
在佳作方面,盧彩霞君以金文為主,隸書為輔,表現出青銅文樸拙古韻,起筆收筆間展現了力與美,且又有靈巧之意趣,遒勁力道貫穿作品,讓人深為動容;張倍源君則以大字楷書行之,行草為輔,在規矩中融入古意,讓楷書在嚴整筆畫中賦予趣味,融魏晉碑與帖意蘊,別具風貌!行草書亦見靈巧。劉俊男君則為篆刻專擅,作品數量驚人,刀筆相間頗有奇趣,尤其直落刀法,俐落挺峻整,行間轉折毫無罣礙,顯見金石治印功夫深厚!篆刻類今年初選件數三件,件數較少,原因似乎有待釐清。
另外,入選如吳富源、林美蘭、施承佑、曾華翊、尤振宇、鄧君浩、黃程瑋諸
君多為浸淫有年書道好手,送選之作品皆有傑出優秀之現,同獲評審之品評讚賞,實為可賀!在此回徵選選拔中,諸多俊彥之士,限於名額或仍有遺珠者,其得失之間或僅是毫釐之距,若再經不懈努力,他日必然能名登金榜!吾等將樂觀其成!
- Jul 18 Mon 2016 12:30
獎金最高的美展,你參加了嗎?
去臺南公出,參與評選號稱全臺獎金最高的美展,有五十萬臺幣喔!你參加了沒?
我不喜歡獎金設的這麼高,因為得獎的就是一兩位,其他人看得到領不到,反而很挫折.倒不如獎金少一些,得獎名額多一些,讓參加者得獎機率多一些,給大家多一些實質的報償,有努力就可能有收獲!
就好比買樂透彩,頭獎就那麼一個,當然也可能同時獲獎,獲槓龜,得獎獎金那麼高,雖然有時刺激買氣,大伙蜂擁購買,但一而再再而三挫敗沒真拿到獎金,就冷了下來,成為拒絕購買戶,當然還是有不死心的零星支持者,但
這樣的短線操作,已很難喚起榮景,成為永續經營了!美展獎勵可能類比,大家都看著高額獎金,也許開始幾次有希欲與盼望,可能有希望得獎,可是幾次下來都落空,難免冷卻下來,算了吧!看得到,吃不到,興趣缺缺了!
不過,主辦單位可能也是有這層考量,在每一類別項下,另各獨立設前三名,第一名也有十萬元的獎金,算是為沒能獲五十萬元之下的另一獎勵,嗯,其實十萬元也是很不錯的獎勵!總比評審委員的評審費高出許多啊!你知道一次評審起早趕晚,南征北討的酬勞嗎?薪酸啊!⋯⋯
言歸正傳,獎金很高,得獎很難,友朋稱南瀛獎為難贏獎囉!只是還是有藝術家們志在於此,努力創作絡繹於途,永不止息,也許他也發揮了積極正向的引導功能喔!
我是民國七十六年參加這初次擴大全國辦理的美展,而以書法僥倖獲獎的創作者,現在猶孜孜忔忔這工作(書法藝術)崗位!(吳啟禎七月十五日在高鐵上)
- Jun 03 Fri 2016 21:41
小行書般若心經-吳啟禎書法創作
小行書般若心經-吳啟禎書法創作
- Apr 24 Sun 2016 19:14
新北美展吳啟禎代表書法類接受市長頒參展狀
今日參加新北市美術家雙年展開幕活動,朱市長致詞後頒發參展證書,並與市長合影留念。
除本人代表書法類接受市長頒發參展證書外,另陶藝類代表許朝宗,水墨類代表楊企霞等,
而書法界朋友連勝彥董事長,謝慶興老師,林政輝老師,連瑞芬老師,鄭聰明老師、
謝榮恩老師、賴永騰老師、郭金堂老師及很多書畫界傑出藝術家朋友熱烈參與,盛況空前,
好友許久未見,閒話家常,共談藝術,掀起藝術熱浪!
- Apr 20 Wed 2016 10:51
2012墨韻詩情--詞的意象吳啟禎書法創作展
加緊準備六月的展覽,在國父紀念館逸仙畫廊。
雖然還是"墨韻詩情",因為想要以"詞的意象"來創作發表,所以加多了創作詞的設計與寫作。
詞,情感上,尤其愁緒特別多,離愁、別恨,秋意、春情、舊愛、新歡、、、、、等特多的情愛糾結,充滿著文詞內,或謂濫情,或謂強作新詞強說愁,有時寫來常有被感染之剎那,人心是肉作的,人是感情的動物⋯⋯,哪能面對而不受影響!
佩服王國維就比較能理性來面對,他把詞比喻作人生的三個境界,最初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其次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最後則是"驀然發現,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其中的深意不在情愛的隱喻,而需以人生的努力來成為"境界"的畫分,試想以"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來看,原來你堅持努力的,還是回到本然的自我,能得一片自在清明,縱然功成名就,你還是要回到原初的我,才是最確切而實在的。
東坡、稼軒、白石道人、李清照、、這些文豪,充滿著才與情,所發揮出來的曠世名作,感動多少人心!可如今其人安在?"嘆人生,哀樂轉相尋,今猶昔"!吾人嘆"不知今夕何夕",卻也只能"古今如夢,何曾夢覺"繼續追隨坡翁的詠嘆"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之情了。
- Apr 05 Tue 2016 16:41
清明自作詩感懷詩--書法家吳啟禎創作
乍暖還寒天意定,花開樹長見時遷.世風淪落波濤起,翹首望安寄硯田.吳啟禎清明感懷並書
- Feb 05 Fri 2016 11:51
恭賀新年
- Nov 03 Tue 2015 00:14
鶴舞雲飛吳啓禎書法彩瓷藝術展104年十一月二日在致理科大藝術中心展出
- Nov 24 Tue 2015 23:09
南大千禧書法講座吳啟禎教授談書法的變與不變
南大千禧書法講座 吳啟禎教授談書法的變與不變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40320 14:53:24)國立臺南大學102學年度第2學期由語文中心主辦的「千禧書法系列講座」,第一場特別邀請東吳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吳啟禎主講「書法的變與不變─從自我的實踐談起」。吳啟禎教授幽默風趣的談吐,關照到生活上種種的智慧,以及自身豐富的書法歷程、經驗、心靈上的洗練,帶領觀眾遨遊書法多樣且遼闊的境界。
吳教授以「善學者,最終異類而求之」點出「變」之題眼,破除對書法的盲點,期勉各界人士,無論是在學校的學習或是社會上的挑戰,都要有自信心和熱情秉持傳承追求創新,不只侷限在國內的視野,說明了書法在世界上的傳播和風行,甚至是掀起了一股熱潮。吳教授鍾愛自己所選擇的學習、創作書法這條路,並引用王國維「創作三境界」階段中:「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來說明自己從前在不斷練習的過程中,體悟到了如詩中等待的心情,在訓練的旅途中所經過的,並非都是心中想望的風景,仍需要耐心與毅力的持續努力,方能收穫成長;而中年時,為了所愛的事物而忙碌打拼,堅持著夢想達到了成就,多少的展獲都無悔的階段,便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而這樣的尋求之後,就如同古今之人竭盡所能不停對於筆畫中的「曲直之變」做突破與改變,最終還是會回歸到原來的本質之中,在求變的許多方法之後,才醒悟所有的技巧其實總歸為帖子裡面最簡單的,卻又是不可忽視的基本功夫,繞回了最純粹的初衷,「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是「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了」的深刻體會。
表現藝術的形式可分為很多種,而加入了書法的元素,能讓藝術因而開拓不同風貌,如雲門舞集的《行草》讓舞蹈融合了行草書的筆勢,展現不同舞姿的風情,似乎可以觸發對於書法運筆的敏銳和留意,彷彿讓文化活了過來一般,十分難得。吳教授除了分享自己的創作之外,也對於其他藝術家投以關切,其中包含水墨畫家李轂摩、許文融;書法家杜忠誥、陳振濂、黃宗義。在介紹中,前衛的書法,充滿了現代性風格;意象書法,包含著豐富的想像空間;經過巧思創作的書法作品,適當的使用不同字體搭配,如簡帛體融入隸書,以增加字詞中的意境等等,讓人感受到吳教授對書法的深厚造詣。
在變化中,吳教授提到真能感動、產生共鳴的地方,無非是貼近人心,敢於突顯特色,知道書法可以震撼人心的力量。整場講座不離「變」字,吳啟禎教授向我們傳達的,像是一幢蘊藏著文化傳統基底往上支撐的現代風格大樓,無論展現在何種藝術之上,我們從臨摹一步步開始磨練,進而達到鞏固、紮實「變」的活躍因子,傳統給予我們的是養分與動力,正當我們裹在思想的蛹裡,飽含了精隨後,就必須要破殼而出,便是全然的蛻變。
吳啟禎教授將親身所感、所興、所成、所寄分享給台下的觀眾,不遺餘力的投入在書法的精神靈魂上,「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就是教授與書法之間的默契吧!


訊息來源:國立台南大學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44347.aspx